健康科普

最近,电影《妈妈!》正在各大影院热映。这部影片,讲述85岁妈妈照顾65岁阿尔茨海默病女儿的动人故事,带我们走进了阿尔茨海默症病人眼里的世界。
电影里,阿尔茨海默病就如同一面镜子,用来折射母女之间的情感,如何面对“生老”,如何面对“病死”。电影院,观众被吴彦姝、奚美娟演绎的母女亲情感动时,也无不忧虑:这个病离我们有多远?阿尔兹海默病变成了老年健康的杀手,当我或亲人患上认知症障碍时,我们该如何面对?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兹海默症日,俗称老年痴呆,我国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65岁以上老人痴呆症的发病率为5.6%。并且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升高呈显著增长趋势:75岁以上达8.26%,80岁以上高达40%。老年痴呆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妇女患老年痴呆通常是相匹配男性的2到3倍。
9月20日,伊犁园xyz视频人入口神经内科医护志愿者在院内开展主题为“知己知彼 早防早智 携手向未来”的义诊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对现场来访者在如何预防认知减退等方面进行了宣传及详细指导,提醒老年人要饮食要低盐少油,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并且要多动脑、多活动;陶冶情操、远离三高、适当锻炼。神经内科主任曹铭华特别提醒:老年痴呆不可逆,及早预防可避免或延缓。“老年痴呆”并非正常老化的记忆力衰退现象。
健康科普:
阿尔茨海默症又叫早老性痴呆症,是痴呆症的一种,而痴呆症一般分为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氏、帕金森痴呆、路易体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情会如同长江流水,永无停息。
它的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早期表现为记忆力下降,特别是近期的事情记不住;发展到中期,记忆力会进一步衰退,并且逻辑思维、综合分析、定向力等各方面的表现都出现异常,性格、脾气、语言也会出现障碍和异常,部分性格内向的患者容易变得易怒、兴奋,而原来性格外向的患者则可能变得沉默寡言。
到了中晚期以后,病情更是逐步加重,日常生活难以自理,甚至出现二便失禁、整体认知功能下降的情况,需要家属给予持续性的照顾,甚至最终死亡成了疾病治愈的最后机会。
这也是阿尔茨海默病最可怕的地方,它会让病人的记忆一点点的流失,直到记不起朋友、记不起朋友、记不起最爱的人,最后连自己也记不起,他们活在惶恐又苍白的世界里,拼命的寻找着自我。这种“无望的寻找”让病人失望,让家属也绝望。
早期筛查:让老人“健康的老去”
阿尔茨海默症到底离自己有多远?曹铭华说,可以先来了解一下该病的易患人群:
不爱运动,性格内向,独居的人;患有代谢性疾病的人;酗酒、抽烟的人;嗜好肥甘饮食的人;年龄增长,患病率随之增加;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的人;有抑郁病史、兴趣狭窄、精神创伤、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有阳性家族史(父母或兄弟姐妹患病)者。
阿尔茨海默症起病隐匿,初期很难被发现,而一旦确诊,无论是对本人还是家庭,甚至是社会都会带来一定的负担。并且,该病目前无法治愈,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对于病情的防控、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曹铭华表示,预防阿尔茨海默病不能从老年开始,而应该从青年开始。从青年开始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等等。
目前,老年性痴呆症的防治仍是国际性的难题,迄今病因尚不明确,但一般认为是多因素疾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老年痴呆主要准则为“避免危险因素,参照保护因素”。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在危险因素上,要控制血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保证血压微持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积极治疗心脏疾病,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积极采取药物或非药物措施将体重、血糖、血脂和粘滞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积极提高免疫能力,可以服用一些药物和保健品。 生活中,推荐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及少量红酒为结构的高纤维、低脂肪的地中海式饮食风格;保持良好运动习惯,注意避免外伤;适当选择一些挑战智力的娱乐活动;同时,积极参加社会交往,参加社区集体活动,多与人沟通,加强文化修养对预防此病有很大作用。